我校被授予“全国中小学智慧校园实验校”
为加快智慧校园建设步伐,促进教育信息化引领教育变革、提高教育质量及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我校积极参与教育部所属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基础教育专业委员会开展的全国中小学智慧校园实验、示范校建设系列活动的申报工作。2016年11月30日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基础教育专业委员会通过有关专业委员会评审,授予我校“全国中小学智慧校园实验校”。
“智慧校园”是以大数据为中心,将校园教学,生活和管理集为一体的智能化校园方式,它通过利用云计算、虚拟化和物联网等新技术来改变学生、教师和校园资源相互交互的方式,将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与校园资源和应用系统进行整合,以提高应用交互的明确性、灵活性和响应速度,从而实现智慧化服务和管理的校园模式。它是建设“数字校园”的更高发展阶段,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全面深度融合的产物。“智慧校园”使信息技术成为教学模式和学习方法创新的重要手段,形成信息技术环境下科学、有效的教育教学新模式和新方法,促进师生在观念和行为上的变革,让学校系统中各要素的协作与互动更加高效、更具有智能,成为学校中知识分享、管理与创造的平台,成为推动学校全面发展的创新动力。
全国中小学智慧校园实验校申报条件和要求主要有:申报学校应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工作,积极开展信息化应用探索,学校智慧校园实验建设方案应做到建设目标和内容明确、思路清晰和特色鲜明;申报学校应具有开展智慧校园实验建设的工作基础和条件保障,包括教师和专业技术队伍保障、经费投入保障和开展实验建设的体制和机制保障;申报学校在信息化建设,特别是在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和特色;能够遵守智慧校园实验校项目及科研课题管理有关规定,积极参与基教委组织的各项培训、研讨和评选活动,按时完成实验校的工作任务。
我校长期以来重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学校设置信息中心进行教育信息化的技术支持和管理,制定了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十三五规划;学校所有教室配置电子白板及多媒体投影仪,可以随时接入网络;每个教师及工作人员配有上网电脑;绝大多数教师使用多媒体上课;有学校校园网和公共微信号且随时更新内容,学校建设有教师工作群方便沟通;命题、制卷、阅卷、考试分析、成绩跟踪、与家长沟通均实现网上完成,特别是成绩分析和反馈实现智能化;学校连续多年购买使用学科网、语文资源网的教育教学资源;学生学籍电子化管理;计算机教室3个,接入互联网,专职计算机教师3人;学校设有标准化考场;视频监控覆盖全校;办公室可以无线上网;图书检索实现计算机化。餐厅使用校园一卡通;校产管理、图书管理、档案管理、财务管理均可实现计算机管理;绝大多数教师教师参加过信息技术的培训,拥有培训合格证,一些教师参加“一课一名师活动”并获奖;学生在陕西省科技创新大赛上获得无人机一等奖。大学也已将附中智慧教育发展纳入大学的有关规划。
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基础教育专业委员会协助各智慧校园实验校的建设,自申报之日起提供为期五年的服务,主要包括通过专家引领、科研先导,指导实验单位智慧校园发展机制,多形式开展培训、研修活动。希望我校以成功申报智慧校园实验校为契机,进一步推进教育教学信息化的发展。